观点

“元宇宙”泡沫显现,是刺破还是继续?

作为一个火热的新概念,“元宇宙”将会走向何方,目前还无法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接下来与这个概念相关的“故事”会一个接一个出现。

作为一个火热的新概念,“元宇宙”将会走向何方,目前还无法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接下来与这个概念相关的“故事”会一个接一个出现。

1992年,美国著名科幻大师尼尔·斯蒂芬森出版了其重要科幻作品——《雪崩》,他在书中这样描述元宇宙:“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这是“元宇宙”首次被提出并对其进行描述。而过去了近30年,“元宇宙”这一“老”概念被重新翻出来并迅速走红,到底是其发展时机真的成熟了,还是一些人为了蹭热点、找噱头呢?

“元宇宙”爆发,又见一窝蜂

尽管现在还有很多人对“元宇宙”摸不着头脑,但它确实是已经火了。其究竟有多火爆呢?可以从一些商业行为中窥见一斑。今年7月,扎克伯格在其致内部员工的信中就宣布了有关“元宇宙”的计划,并表示未来五年左右时间,Facebook将从一家社交媒体公司转变为一家“元宇宙”公司。紧接着,美国东部时间2021年10月28日,Facebook 宣布公司名将更改为“Meta”,即单词 Metaverse(元宇宙)的前缀。Facebook的这一举动,引发了互联网行业以及各国网友的热议。扎克伯格认为“元宇宙”是下一个科技前沿领域,就像当初其搭建社交网络一样。据了解,Facebook在近期强化了“元宇宙”相关业务的开展,同时在未来还将加大对“元宇宙”相关技术的开发投入。除Facebook 在“元宇宙”上的动作外,今年8月11日,显卡巨头英伟达(NVIDIA)宣布,全球首个为“元宇宙”建立提供基础的模拟和协作平台Omniverse,将向数百万新用户开放。在日本,日本社交网站巨头 GREE 称,将以其子公司 REALITY为中心,开展“元宇宙”业务,并预计到2024年将投资100亿日元(约合5.9亿人民币),在世界范围内发展一亿以上的用户。而在韩国,其政府甚至成立了“元宇宙联盟”。今年5月18日,韩国信息通讯产业振兴院联合25个机构和企业成立“元宇宙联盟”,旨在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在民间主导下构建元宇宙生态系统,在现实和虚拟的多个领域推出开放型元宇宙平台。

视线转向国内,也已经有多家企业巨头开始布局“元宇宙”。今年4月,字节跳动就以1亿元投资“元宇宙”概念公司代码乾坤,其主要产品包括青少年社交和UGC平台(重启世界)。今年8月,VR 创业公司Pico(小鸟看看)在全员信中披露,该公司被字节跳动收购。但这笔交易的价格并未公布,有媒体报道称50亿元,也有消息称达到了90亿元。

今年9月3日,又一家互联网巨头——腾讯“进军”“元宇宙”,申请注册了“王者元宇宙”和“天美元宇宙”商标,国际分类分别为社会服务、通讯服务,当前商标状态均为“申请中”。随后,腾讯又申请注册了QQ元宇宙、光子元宇宙等商标。而除了腾讯外,申请元宇宙相关商标的企业等在今年陡然增加,记者在企查查平台搜索“元宇宙”关键词,显示截至今年11月18日,2021 年申请注册中的“元宇宙”相关商标数为7511个,而2019年、2020年分别仅为38个、155个。除了一些商业行为外,近期在朋友圈刷屏的“元宇宙”似乎更能直观地让人感受到“元宇宙”确实火了,有网友调侃称:“现在看见这仨字都要吐了。”

对于“元宇宙”火了这件事,人们的看法肯定各不相同,但是,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或许能够从几年前的共享经济,以及近年来的区块链技术、虚拟货币等的火爆中得到一些启示。2017年左右,共享经济模式的出现引发了共享的浪潮,一窝蜂地涌向共享经济领域,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马扎、共享充电宝,甚至还有“共享女友”,然而大把的资金投进去了,“风口”过去了后,各个项目却是一地鸡毛,坚持到现在的更是寥寥无几。再看2018年左右出现的区块链、虚拟货币,很多人打着区块链技术的幌子来进行炒作。还有炒虚拟货币的,其中不排除真的有人靠其发财了,但更多人是赔进去了,投机的泡沫最后也破灭了。而至今,我国都没有承认虚拟货币的合法性。对于“元宇宙”概念走红,科幻作家陈楸帆认为,不论是股票中所谓的元宇宙板块,还是资本市场的热炒,其实都有一点追风口、蹭热点的感觉。现在因“元宇宙”被炒热的公司,实际上涉及的通讯技术、VR、AR,包括渲染、游戏引擎等都是现有技术,只不过借助了“元宇宙”的概念重新包装了自己,给了资本市场一个想象的空间而已。

每当一个新模式、新技术等出现时,必定会引来相关企业、资本,甚至是投机者的围观和参与,其中不乏真正想好好干事的企业和投资者,但现实是更多的人在借机炒作、讲故事,根本没有实际的、合规的业务,而近期“元宇宙”概念的火爆,是否会重蹈覆辙呢?

避免炒作概念,让“元宇宙”走得更稳

陈楸帆认为,从长远来看,“元宇宙”的理念符合人类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没有一家公司或者一种技术可以涵盖所有“元宇宙”需要实现的全部东西,因为它涉及大量基础设施,并非单一平台,也不是单一应用。

知名财经评论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刘艳也有类似的观点,她认为,以现在的技术背景,“元宇宙”仍然处于一个萌芽的阶段,但它指向互联网的“终极形态”,现在的布局都是在为“元宇宙”的建设打下底层基础。

今年9月16日,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发布了《2020-2021年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元宇宙”将打开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报告指出目前大规模“元宇宙”的产品化还十分遥远,但虚实融合已是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因此,报告建议推动若干“元宇宙”相关技术与行业发展。第一,推动元宇宙相关专精特新技术发展;第二,推动“元宇宙”相关行业发展;第三,推动中国“元宇宙”产业全球化。

虽然“元宇宙”拥有极为广阔的想像空间,但从目前“元宇宙”的火热程度来看,其实很大程度是在资本的吹捧下产生的,这从近期“元宇宙”概念股的异动拉升就可看出。而这些非理性的舆论泡沫,呼应着非理性的股市震荡。报告指出,从产业发展现实来看,目前“元宇宙”产业仍处于社交+游戏场景应用的奠基阶段,还远未达到全产业覆盖和生态开放、经济自治、虚实互通的理想状态。“元宇宙”的概念布局仍集中于XR及游戏社交领域,技术生态和内容生态都尚未成熟,场景入口也有待拓宽,理想愿景和现实发展间仍存在漫长的“去泡沫化”过程。报告对于当前“元宇宙”的发展并不是很乐观,认为目前“元宇宙”产业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但由于“元宇宙”产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具有新兴产业的不成熟、不稳定特征也是合理的,未来发展不仅要靠技术创新引领,还需要制度创新(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创新)的共同作用,才能实现产业健康发展。

尽管“元宇宙”给人们带来了无限遐想,也给市场发展带来了一个重要方向,但是“元宇宙”大规模发展的时机还尚未成熟,市场主体、投资者等应该保持理性,避免炒作,积极维护各行业发展秩序。我们不妨让子弹再飞一会,假以时日,说不定“元宇宙”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