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元宇宙营销案例鉴赏

这一年多来相信数字营销者们都被元宇宙这个buzzword刷屏了。元宇宙(Metaverse)被定义为我们现有宇宙之外的另一宇宙空间。

这一年多来相信数字营销者们都被元宇宙这个buzzword刷屏了。元宇宙(Metaverse)被定义为我们现有宇宙之外的另一宇宙空间。我们每天都会见到各种元宇宙的营销案例,那么为什么马老师认为这些元宇宙案例大多是“蹭热度”甚至是“自欺欺人”的呢?这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空间的扭曲呢,谨以此文我们探讨一下。

打开Google Trends看一下元宇宙实体(有别于关键字搜索)的热度我们不难发现全球最火热的地方就是我国。无论是官方到民间我们都把“元宇宙”当成下一个互联网的发(jiù)展(mìng)机(dào)会(cǎo)。也不能怪大家,因为现今能炒作,韭菜们又听不明白的概念乏善可陈。根据第三方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三月,全国“元宇宙”概念相关企业共计1532 家。在2017年至2019年三年间,“元宇宙”概念相关企业成立数一直维持在每年80多家的增长水平,在2020年企业成立数超过110家,增长率为37.8%。进入2021年正式迎来爆发,共计新成立企业711家,增长率高达529.9%。

那么元宇宙是什么呢?马老师认为我们当下对元宇宙最包容的定义应该是有别于现在人类所处空间的宇宙。

我们拿二次元来和元宇宙比较。我们在自己的空间里读二次元的故事,我们本身并没有进入二次元,我们并不能和二次元中的人物与环境互动。当我们看二次元番剧的时候,我们总是以旁观者的视角的。而在元宇宙中我们多会以第一人称视角并用全景来探索世界。

这就好像《头号玩家》中的游戏世界,我们通过我们的感官中的视觉听觉触觉接入到一个模拟的世界中,与其他玩家互动。高级点的话《刀剑神域》中角色可以用脑电波接入元宇宙。

于是,在未来,我们的消费者们每天会花更多的可支配时间在元宇宙中,而更少时间在现实宇宙中。甚至在未来,我们的办公环境也会被挪到元宇宙中(微软和Meta正在开发),我们在现实宇宙中的时间就更少了。

这将会成为实实在在的Phygital(Physical+Digital)。这背后的逻辑是注意力经济。

如果说过去的十年是不同屏幕之间争抢用户的时间,不同APP之间争抢用户在同一屏幕中的时间的话,那么未来的二十年将是不同宇宙争抢用户时间的时代。当谁都不想输在起跑线上时,对元宇宙营销的炒作和追捧就很容易理解了。

我们越展望未来的美好(技术层面的美好,或许是社会层面的悲哀),就会越发认清现实的粗鄙。在马老师看来,大部分我们看到的所谓的元宇宙案例都是“酒壶装新酒”或者“擦边球”。

虚拟偶像≠元宇宙

我曾经在一次接受采访中戏称,初音未来都上高中了你们才开始炒作数字虚拟偶像。本身我们从纸片人,到3D纸娃娃已经发展了十多年了,贴图越来越精细,表情越来越丰富,动作捕捉越来越成熟,AI反馈越来越自然。

我们现在把她们拿出来说这就是元宇宙,总让人觉得哪里不对。如果IP+角色在现实宇宙隔着屏幕互动就算元宇宙的话,那街霸可是元宇宙元老了。

真相是用户自己在元宇宙中的角色形象才是元宇宙的一部分

有人说虚拟数字人提供了元宇宙的“人货场”中的“人”,其实这个概念的理解是相当有问题的。因为他们定义的虚拟人只是一些数字偶像。这些数字偶像进入了元宇宙之后和元宇宙场景是一致的,她们就好比游戏中的BOSS或者NPC,为元宇宙提供了丰富性和多样性。“人货场”中的“人”在元宇宙中依然是消费者(的角色形象)。开局捏个人还靠谱一些,虚拟偶像才不会买你的NFT呢!

在消费者没有进入到元宇宙之前,我们所有在这个宇宙进行的营销活动都很难称得上元宇宙营销。消费者在现实世界中是用不上“阿凡达”的。

马老师讲过NFT营销和营销NFT是两回事。

一个是利用NFT进行营销,NFT光是用来欣赏是不够的,这串数据将会跟随购买者一生,它的背后应该是那段玩过,去过,爱过,拥有过的故事。

另一个是推广NFT,使NFT本身的价格提升。我们在此讨论的是前者。

元宇宙和NFT也是两回事,谁离了谁都可以好好过。

对于任何“技术狂热”的资本来说,NFT都是一个很好的炒作对象。过去我们卖装备、卖皮肤,现在我们卖NFT,其本质是一样的。我们说它保真,说它稀有,说它可交易,本质是一样的。

不管是装备、皮肤还是NFT,都需要一个游戏世界或者宇宙空间来承载。当我们在现实宇宙中炫耀NFT时,番茄炒蛋就变成了韭黄炒蛋。

元宇宙和NFT背后的技术不同,元宇宙并不依赖于区块链技术。未来我们或许会有一个大一统的元宇宙,我们在这个宇宙中有自己的“豪宅”。我们可以在这个“豪宅”中放置品牌现在卖给我们或送给我们的“数字藏品”。届时,这个元宇宙的“所有者”还可以从区块链的交易记录里面找到我们藏品的价格,并收取10%的“置物费”。这一定会是一门“好生意”。

不久前我们还看到被业界反复贴上元宇宙标签的《Minecraft 我的世界》公开声明反对NFT和区块链。这不单会破坏游戏体验更会和Minecraft创造平等的精神相悖。

早在元宇宙概念炒作之前,这个世界上就有许多开放世界的沙盘游戏了。2013年GTA5发行第三天,销售额已超过十亿美元,成为史上销售最快的娱乐产品。至今已经卖出超1.5亿套。

大家更为熟知的Minecraft呢,2010年发布,现拥有2.38亿销量和1.5亿月活跃用户,它更是打破俄罗斯方块的纪录并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电子游戏。

这些游戏里也有道具,有豪宅,有货币,有皮肤,有场景,有其他玩家……但我们并没有把他们叫做元宇宙,因为他们都只是MMORPG。

其他还有像已经下线的PlayStation HOME和被誉为元宇宙原型Second Life,它们本质上也都是MMORPG。

MMORPG和元宇宙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元宇宙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我们不需要说“广义的元宇宙”来偷换概念。元宇宙依然还是“在开发中”的。

鉴别元宇宙营销的标准

为了避免混淆概念,营销者必须认清元宇宙是什么,再判断我们要做的是品牌年轻化的噱头还是踏踏实实为即将到来的元宇宙做准备。泡沫总会破灭的原因是投资回报率低,就和为了蹭概念连名字都改了的Facebook那样,22Q2的收入首次下降。

“碰瓷”元宇宙的不止有纸片人、NFT、MMORPG还有Web3和其他一些技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元宇宙营销案例都是元宇宙概念营销案例。因为虽然数字虚拟人、NFT这些和元宇宙没什么关系,但是这些产物最终都可以像AI作曲所得的音乐那样植入元宇宙。

从这个意义上讲消费者一旦具有了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他们就可以判断这些虚拟实体的价值最终是什么。Z世代或许已经可以理解,现在他们收集的限量的数字藏品将会在他们步入中年后放置在另一宇宙的家中。

连载初期哆啦A梦设定为21世纪的机器猫,现为22世纪

2002年网络科幻小说《刀剑神域》 描述的是2022年5月,大厂牌电子机械制造商ARGUS发布了能够实现的机器NerveGear,人们可以通过NerveGear进行完全潜行以进入虚拟世界。2022年5月已经过去了几个月,我们离元宇宙还很远。我们这些21世纪的数字原住民也还没有自己的哆啦A梦。

对品牌来说,因为消费者尚未进入元宇宙。他们为了争夺消费者在元宇宙中的注意力而制作的虚拟实体只能在二次元发挥作用,而这些又比小浣熊干脆面卡片高级多少呢?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