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未来各行各业都会“元宇宙化”

元宇宙是非常实用的。我们在元宇宙里开了一门太空课程,将一艘太空飞船的船舱作为教室,为每个学生配一艘小飞船,大家在里面进行太空观测、讲授太空知识。

科幻作家、雨果奖得主、清华大学天体物理硕士、经济学博士

郝景芳

元宇宙是非常实用的。我们在元宇宙里开了一门太空课程,将一艘太空飞船的船舱作为教室,为每个学生配一艘小飞船,大家在里面进行太空观测、讲授太空知识。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

蔡恒进

元宇宙的出现,意味着我们能够进入AI的世界,不仅是出于娱乐、工作便利化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只有在元宇宙的世界里,人类才能真正进入AI的世界。

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未来元宇宙产业50人论坛副理事长

张烽

元宇宙未来实际上就是数字经济充分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或者应用形态,它突破了互联网的应用框架,并且深入贯彻到各个方面,会形成各行各业的元宇宙化。

□ 长江日报记者吴曈 常少华

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更名为元宇宙工程系,成为国内高校第一个以元宇宙命名的院系。

2021年以来,元宇宙受到了资本市场、学术界及大众的关注。元宇宙到底会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产业带来怎样的变革? 它将如何用新技术来赋能万物智联世界?近日,长江日报云端会客厅围绕“元宇宙如何影响未来”,邀请科幻作家,雨果奖得主、清华大学天体物理硕士、经济学博士郝景芳;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元宇宙的本质:人类未来的超级智能系统》作者蔡恒进;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未来元宇宙产业50人论坛副理事长张烽做客直播间,就相关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此前,云端会客厅还就元宇宙产业前景专访百度副总裁马杰,这期访谈在百度元宇宙“希壤”上线。这是云端会客厅在内容呈现上的一次新尝试。读者只需通过手机APP进入“希壤”元宇宙世界,就可以在百度Apollo-Park的建筑外墙上,看到滚动播放的长江日报云端会客厅节目回放。

今年8月19日,百度正式推出“百度希壤元宇宙会展解决方案”,通过搭建元宇宙技术基础设施,让现实世界中的会议、展览进入元宇宙成为可能。

■ 元宇宙意味着真正进入AI时代 我们可能正处在一个转折点

长江日报:元宇宙到底是什么?

郝景芳:我对元宇宙的看法是比较实用、实际的,偏向于从工具角度思考元宇宙。元宇宙是在数字世界里建造一个全真的3D空间,还有全真的数字人物。通过全真3D数字空间的模拟,让我们在虚拟世界里有更逼真的体验,这会促进很多未来的现实场景在虚拟世界里得到应用。

蔡恒进:在当前的技术条件和未来的技术进步下,人类的意识世界可以实现对象化。随着AI(人工智能)的快速进步,人类必然要跟AI相处。

元宇宙的出现,意味着我们能够进入AI的世界,不仅是出于娱乐、工作便利化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只有在元宇宙的世界里,人类才能真正进入AI的世界。

元宇宙是人类意识的延伸,从这个意义上说,元宇宙不仅是实用的工具,还让人类有了存在意义上的危机。所以,必须把元宇宙摆在人类进化的长时间轴来看待。人类的生命有别于物理系统,最重要的一点是有自我意识。过去,人类脱离物理世界的范围是有限的。而在元宇宙中,人类可以更大程度脱离物理世界的束缚。

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把人类的一些知识和部分意识的内容上传给机器,只是机器还没有完全融会贯通,还没有完全能够利用这些意识片段。但机器迟早会跨过这一壁垒。目前,我们就处在这样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上。

张烽:元宇宙的概念,最早来自科幻小说《雪崩》,到真正为人所知,是因为一款名为Roblox的游戏。通过元宇宙,人类对世界规律的把握能力更强了,更容易发现和体会规律。

元宇宙有三大特点:核心在于人,数字化越来越倾向于以人为中心,量化人的相关要素,可以准确刻画人,激发人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的体验;连接更广泛、更自主;能够实现更稳定的利益结构。

回顾数字化进程,最早的计算机网络只有七台电脑,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在互联网之外。后来,计算机成本降低,实现每个家庭一台,数据精确到家庭。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则是精确到人。随着万物互联,总体来看,数据将更能刻画和激发人的潜能,数字化的准确度越来越高,以人为中心的特点越来越突出。

■ 元宇宙不是数字版的现实世界 而是超越现实、和现实互补

长江日报:元宇宙是否就是数字版的现实世界,它和数字孪生有区别吗?

张烽:一般认为,数字孪生是以虚拟空间形式对现实世界的映射。但从构建虚拟空间的角度来说,一般认为除了数字孪生还包括数字原生技术。元宇宙是虚实融合的形态,不仅仅包括现实世界映射,还包含一些基于数字原生的创造和构建,比如一些现实世界中完全不可能有、从来不可能出现的事物,其核心是拉近时空距离。

蔡恒进:数字孪生强调是对现实世界的完美复刻,以及带来更好的沉浸感,也就是“数字版的现实世界”,这一技术在工业领域已经应用。相比之下,元宇宙的概念更广阔,不是以复刻性为目标,而是强调作为人类意识的延伸,追求的不是和现实世界“更像”,而是“神似”,具有抽象性。基于这种定义,元宇宙所提供的人和人之间的协作关系、人和机器之间的协作关系,以及这其中所产生的价值传递和治理问题,都是数字孪生所不具备的内容。所以,元宇宙和数字孪生是不一样的。

长江日报:元宇宙是未来一种发展趋势,还是商业炒作的概念?

蔡恒进:元宇宙毫无疑问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我们看到的还是很浅显的“元宇宙”,比如一些数字藏品。在未来元宇宙中,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和互动会更多。现在人们写作、思考,都是独自进行的,但未来这些大脑里的意识,会直接对象化出现在数字世界,直接跟周围的人通过AI来互动。这样的互动和连接更快,也更能达成广泛的共识,而不是等待着观点、想法慢慢传播。

所以,从更深层次意义来看,人类需要尽快在各方面达成更广泛的共识,这在元宇宙的世界里更容易实现。比如,现实的物理世界里,一些冲突、矛盾可先在元宇宙中模拟,然后直接影响和帮助现实决策。

郝景芳:我觉得元宇宙是非常实用的。例如,最近我们(童行书院)在元宇宙里开了一门太空课程,将一艘太空飞船的船舱作为教室,为每个学生配一艘小飞船,大家在里面进行太空观测、讲授太空知识。学生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体验太空,这是在线下课堂或科技馆都无法获得的体验。并且,无论有多少学生同时在线,甚至一千、一万,他们都会感觉是在和老师一对一互动。

前阵子,我们还策划了一场元宇宙的艺术展,让每个孩子的绘画作品都有机会放在元宇宙里展出,这让孩子们非常兴奋。这些元宇宙的教育实践,其实是能够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并且超越现实的体验。

从这些案例来看,有了更多的元宇宙体验后,是否意味着我们不需要现实世界中的体验了? 并不是。元宇宙不会取代现实,人类也不会进化到元宇宙的世界中去。相反,有了更多元宇宙的体验,人类会更加珍惜现实世界,两者会形成非常好的互补关系,让我们的现实生活更高效、更丰富多彩。未来,元宇宙会发挥巨大作用。

■ 建一个元宇宙世界非常贵 真正改变生活至少要10到20年

长江日报:理想状态的元宇宙是什么样子? 实现这一步,还需要多久?

张烽:理想的元宇宙,可从三个维度来判断。

一是开放。相比相对封闭的传统互联网生态,元宇宙的体系、生态是开放的,且数据越开放,用户越能获益。

二是智能。现在的一些区块链项目,代码都是开源的,大家能自己去开发。在交易上,元宇宙的智能合约相比传统的签约行为,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人为障碍,也避免了一些现实外在因素的变化导致的违约,更加高效便捷。

三是数据可信。要能够基于各种技术条件,更好满足人的利益诉求,保障人的权益。例如,破除传统互联网平台上的数据改动问题,在元宇宙,每个人的数据可以更好地得到确权,会更真实,不容易受到人为篡改或干扰。

蔡恒进:目前,我们还处在元宇宙十分初级的阶段,各方的关联度很弱。未来元宇宙的发展、创建时间和空间秩序是最为重要的,要能让更多的人进入,让更多技术进化和互相协作。

一方面,区块链是元宇宙的基础技术,它能带来时间秩序。在区块链出现之前,数字空间里面是没有时间概念的。例如,以往一个文件可以任意拷贝很多份,但在区块链里,拷贝是有前后秩序的。另一方面,在元宇宙中建立起空间秩序,会让运作效率大大提高。

理想状态下的元宇宙,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是百花齐放,各自发挥优势,找到存在感;第二是很多共识已经达成了,大家自发形成自治组织,并找到组织的边界;最理想的是第三阶段,各组织虽有竞争,但更多是协作关系,元宇宙更像一个健康的“有机体”,是有生命的、很和谐的存在。

从实现时间来看,第一阶段会发展很快,大概3到5年;第二阶段更长一点;第三阶段是一个无限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人类会不断拓展自身能力,拓展自身存在的边界,不断优化,找到最理想的状态。整个过程不是事先设计好的,而是自然进化的选择。

郝景芳:一个理想状态的元宇宙,是让我们确确实实能通过数字空间,在新的世界获得很多新的体验,这些体验能给我们带来新知、好的沟通交流、生活上的便捷。

目前,元宇宙的生产瓶颈是十分明显的。比如,数字藏品在之前流行过一段时间,但最近沉寂下来了,不是因为确权技术很难,而是生产上有瓶颈。

为什么目前数字资产仍不能大量铺开生产? 因为技术人才的短缺,在建模、灯光、动画、虚拟引擎等方面的人才,是非常昂贵的。

这说明建设一个元宇宙世界,和建设一个现实世界里的迪士尼乐园,是类似的。同样昂贵,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很好的元宇宙时代到来,至少需要各方面的技术人才数量拓展到现在的1000倍左右。这些困难不是理论意义上的困难,而是元宇宙真正落地的实际困难。

元宇宙真正全面到来,至少还需要3到5年;元宇宙真正能改变现实生活面貌,至少需要10到20年时间。但我认为,未来3年到30年,元宇宙会逐渐来到我们的生活中。

■ 未来各行各业都会“元宇宙化”发展空间朝向虚实融合

长江日报:为什么现在都在谈元宇宙产业风口,这个风口究竟在哪里?

张烽:元宇宙概念与数字化转型趋势是内在一致的。经济、社会和治理的数字化转型,使以“数”作为关键性生产要素的特征日趋突出,以现代信息网络为载体的业务模式创新层出不穷,围绕着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很多产业机会。

相对具体来说,一般认为智能化是元宇宙的核心特点,因此就产业机会而言,随着大数据、智能化发展,围绕智能算法的技术研发、部署应用、安全监管,就产生了许多新的产业机会。

蔡恒进:对风口,有两种理解的维度。第一种,如果把元宇宙简单理解为对现实世界的复刻,那么风口就在于通过算力把数字世界复刻得更像现实世界,强调的是人机互动,例如VR技术。第二种,也是我们说的从“元宇宙是人类意识的延伸”这个概念来看风口,从元宇宙内部来看,更多强调的是机制,例如元宇宙里面的区块链技术、激励机制、AI应用等。同时,我们也认为,数字人也可能是风口,但它不一定追求的是精细的三维形象,而更多是性格、能力这方面的特征,就是如何让自己更加可信。

长江日报:如何更好地发展元宇宙?

蔡恒进:在元宇宙到来之际,我们应当大胆提前入局,抓住这一机遇,解放思想,展望未来。

目前,元宇宙的技术瓶颈的确存在。技术问题目前正在大力解决,不用太担心。更重要的是技术背后的机制,需要协同的力量和更好的激励,把参与者的能力发挥出来,让大家沉下心来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把心态放平。

目前,物理世界的创新接近“饱和”,需要创造人类文明的第二增长曲线,从而更符合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现实要求。

要满足每个人自我肯定的需求,让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自我追求,最好的答案就是元宇宙。

长江日报:要迎接元宇宙时代的到来,需要做哪些社会、法律或者伦理层面的准备?

张烽:元宇宙是技术主导,未来的发展空间一定是朝向虚实融合。我认为,我们需要做这些方面的准备:

第一,经济社会治理上的数字化转型,这方面已在不断深入。例如最近国家提出的公民数字素养,以及在产业、社会、智慧城市、政府治理各方面的数字化转型。

第二,需要我们重新思考一些方面的法律问题。首先是数据、权益、资产等方面的法律。这些问题跟以往的法律问题有很大不同,不一定能从现有法律框架下得到非常准确的解决。

其次是技术、协议、算法方面的规制。比如,当开源技术、人工智能算法以区块链去中心化的形式去运行,它的权利义务、法律风险跟以往会不一样。

再者,是行为模式、治理方式、相关活动等方面的法律。在传统互联网条件下,网络空间治理就是平台的治理。但在区块链基础上,可能没有一个大的平台来承担责任,因为它呈现出一定的分布式、去中心化的特点。所以,需要我们既保护技术创新又保护人的权益,同时还要维护很好的市场秩序来进行监管。

第三,需要从促进技术发展、促进市场需求,激发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稳定的交易秩序的角度,去调整科技和人类发展的关系,调整人的人格权、财产权、身份权之间的关系。

总之,元宇宙未来实际上就是数字经济充分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或者应用形态,它突破了互联网的应用框架,并且深入贯彻到各个方面,会形成各行各业的元宇宙化。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