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从无人机到“元宇宙”!90后返乡当上“新农人”,用技术为农业生产带来新气象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2012年至2022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数量累计达到1220万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用他们的新观念、新技能、新农具,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显身手,为广袤的田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他们到底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哪些新气象?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2012年至2022年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数量累计达到1220万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用他们的新观念、新技能、新农具,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显身手,为广袤的田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他们到底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哪些新气象?

做新农人,做农村里最靓的“仔”

在浙江嘉兴,应超靠着8台无人机,仅需四到五天就能完成19000亩小麦田的农药喷洒。而在之前,这要一个工人干五年才能完成。

2021年,应超成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植保无人机培训班的学员,毕业后,还陆续接受了更多的专业培训。

浙江省嘉兴市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应超:上海交通大学的老师给我们培训了农机技术,让我们评上了“新型职业农民”的中级职称。

现代农业大有可为,这位年轻的新农人坚定了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和经营模式的决心。除了无人机,插秧机、打捆机、搂草机都被他开进了田里。

应超还用上了5G数字化平台,凭借建在田间地头的智能气象站、虫情测报灯、孢子捕捉仪,土壤墒情测报站等一些监测设备,数据可以实时传输到智慧大厅。

浙江省嘉兴市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强根:随着种粮用上科技化、机械化,年轻人逐步涌入到种粮队伍中来。现在的农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接下来的农业生产,一定要靠年轻人的血液来投入。

目前,应超所在的农场有8位成员,全是80后90后,他们都是嘉兴本地人,原先在工厂打工,现在都成了新农人队伍里的一员。

一台电脑管理12亩蔬菜大棚,元宇宙+农业赋能农业生产

孙浩亮曾经在芬兰于韦斯屈莱应用科技大学学习建筑工程,毕业以后回到家乡江西南昌,在一个元宇宙VR数字农业示范基地找到了自己的新天地。

在示范基地的大棚内,光照、气温、湿度都是电脑自动控制,一年四季温暖如春。通过巡航机器人,实时采集环境数据,最后汇总到元宇宙实验室里面。

元宇宙实验室通过把真实世界中的种植生产相关数据,进行AI分析处理,并可视化模拟,创建元宇宙种植数据模型,快速反馈出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到提前预判和预警,缩短真实世界中种植实验的时间,提高种植质量。如果想去实地看一下作物的生长情况,戴上MR眼镜,通过对比里面的参数和实际生长参数,新手小白也可以秒变成一个种植专家。

基地有60名员工,七成是90后理科出身,农业生产也是满满的“理工风”。基地里,种子是上过天的“太空种子”,育苗采用组培容器无菌培育,戴MR眼镜看农情,机器人进行种植数据采集,还有新型立体化气雾栽培技术等,让农业既接地气,又上云端,令人耳目一新。通过气雾培种植的方式培养出来的芹菜生长周期缩短,一亩地气雾培的产量大概相当于传统种植的8倍。

基地从建设到现在,仅半年的时间,太空育种中草药车间、草莓车间、叶菜车间、浆果车间、番茄车间、育苗车间已正常生产。

科技改变农业,上海一家种植面积12亩的温室,除了最初的播种、将小苗从育苗室定植到温室大棚,以及采收时需要一些人手参与。中间的大部分时间,胡耀峰一个人便能管理。填土、挖穴、播种、再覆土、浇水可以一键完成。

根据149个传感器全方位监测到的环境数据,胡耀峰及时调控温室环境。全自动水肥机也省下了蔬菜生长过程中浇水施肥的人力成本。

虽然从事的是农业种植,但胡耀峰每天和电脑和仪器设备打交道的时间远多于与植物打交道的时间。现在他们采用了AGV巡检小车替代人工巡检,在办公室电脑上就能看到植物的实时状态。

今年,植物工厂的二期也将开建,胡耀峰要管理的农田面积也将翻一番。不过他的梦想还远不止于此。

上海市金山区某特色蔬菜智联植物工厂技术员 胡耀峰:万亩良田全自动化、 全机械化,我觉得是可实现的,就是要靠90后甚至00后的年轻一辈去奋斗、去扎根。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