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八届会员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要在守正、贵在创新、重在实践”,上海新闻界正以自身积极探索,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上海落地生根,凝聚起更大干事创业力量。

“把广大新闻工作者凝聚起来,真正建设成为‘记者之家’”,2017年1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成立80周年,希望广大新闻工作者坚定“四个自信”,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唱响奋进凯歌,凝聚民族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这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过去6年,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指导和上海市委宣传部领导下,团结引领广大新闻工作者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助力上海新闻事业高质量发展。

今天(9月18日),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八届会员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大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上海市委书记期间,曾调研上海各大媒体并与新闻工作者座谈,要求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综观全局、心系大众、勤勉敬业、耳聪目明,扎实深入地做好新闻报道工作。我们要牢记嘱托,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守媒体担当,以妙笔著写道义文章、用镜头记录时代芳华,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为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媒体力量。

高扬思想之旗,夯实精神之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走多远,思想的引领不可或缺。

上海新闻战线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用鲜活生动作品宣传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展现大国领袖心系百姓的为民情怀。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解放日报推出24个版特刊《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邀请权威专家解读阐释,帮助社会各界完整、准确、全面领会二十大精神;今年6月,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策划《涵养中华情怀 坚定文化自信》特别版面;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创新,文汇报推出了“中国道路”理论特刊。

如何让深邃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上海媒体凸显“国之大者”与“民之关切”:上海广播电视台推出专题节目《领航中国》,学者用翔实案例阐释总书记治国理政金句;解放日报《百姓话思想》、文汇报《大家聊巨变》、新民晚报《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等融媒体产品,分别从普通市民、专家学者、外籍人士角度出发,通过身边案例,阐释总书记思想在上海的生动实践,讲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发生的变化。

直到今天,解放日报90后记者刘雪妍清楚记得两年前的“信仰之路”寻访报道,“站在爆轰试验场,遥想当年核试场景,体会两弹一星精神,更能感悟我们党走过的奋斗路。”建党百年之际,解放日报近百位记者分28路采访,产出文字50万、视频近百个,全面展示百年大党的精神谱系。

在重要时刻发出嘹亮声音,已成上海新闻战线的行动自觉——

2018年,第一财经推出《激荡四十年》《40年改革征程再思考》等报道,回望改革开放40周年风云激荡,揭示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时代意义;2019年,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推出《家国70载》,以一家几代人为主线,以小见大描绘共和国70周年历史画卷;2022年,党的二十大开幕前,上海广播推出《非凡十年 从1到N》报道,聚焦这十年上海城市发展、生活改善、人民幸福;今年,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上海各媒体在重要时段、重要版面充分报道。

“要在守正、贵在创新、重在实践”,上海新闻界正以自身积极探索,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上海落地生根,凝聚起更大干事创业力量。

紧扣中心工作,积极服务大局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宣布,交给上海三项新的重大任务。这些年,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上海的使命任务,上海各新闻媒体胸怀大局,用扎实报道强信心、暖人心、筑同心。

2020年10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长三角之声开播,作为全国首家地方电台开设的区域性广播,为长三角区域提供各类信息。2021年,新民晚报成立长三角工作室并推出长三角专版,与苏浙皖晚报联动报道一体化新气象。

围绕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解放日报聚焦筹备、开板、开市、发展等阶段,用融媒体手段介绍其深远意义;文汇报讲好科创板上市企业故事,将科创板的“硬科技底色”及推动产业金融形成良性循环等内容,呈现在读者眼前。

“十周年是自贸区发展的里程碑,她走过的每一步,都值得我们媒体人好好记录。”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记者陈慧莹介绍,今年是上海自贸区十周年,融媒体中心将播出专题片《十年:试验的价值》,讲述上海服务国家战略和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是党中央交给上海的重大战略使命。解放日报推出“科创策源力”系列报道,探索如何突破裉节问题,第一财经关注“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现状调查”,着力关注科创赋能上海精细化管理。

日行超过2万步,是许多采访进博会记者的“标配”。“通过一手采访素材,我们写出了鲜活又温暖的进博故事。”文汇报记者唐玮婕介绍,去年推出《进博5年启示录》系列报道,总结历届盛会成果,展现中国对外释放的开放、共赢、合作信号。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上海新闻工作者逆行出征,在武汉记录下感人故事;大上海保卫战期间,上海媒体开展正面引导,回应市民关切,记录下城市逐步走出疫情的难忘历程。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甚至AI都能写诗的当下,媒体应该如何承担起社会责任?上海新闻战线给出答案:激浊扬清、解疑释惑,在众声喧哗之中当好“定音鼓”——

复杂形势下,上海经济现状如何、前景又如何?解放日报推出“上海高质量发展四问”报道,以翔实案例揭示上海经济稳中向好趋势,有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上观新闻“上海一周”栏目紧扣市委中心工作,阐释上海发展理念与工作思路。

对于群众深恶痛绝的网络谣言,在市委网信办支持下,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开设上海辟谣平台,通过同名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释疑解惑;看看新闻Knews开设“求证”栏目,发现谣言即时通报即时核实;澎湃新闻推出“澎湃明查”,在海外涉我报道中辨析真假以正视听。

随着上海国际影响力上升,受到愈来愈多的海外舆论关注。今年5月28日,上海日报新西兰籍视频编导安柏然登上国产大飞机C919,将首航亲历分享给海外网友,获得良好反响。与此同时,包括CNS、第六声、魔都眼、IPSHANGHAI在内的上海外宣平台持续发力,回击不实言论,向世界展示立体、真实的上海。

深入践行“四力”,永葆人民情怀

离百姓足够近,报道才有影响力;同人民在一起,新闻才有生命力。近年来,上海广大新闻工作者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一篇《植物人为何要亲自上门办证?》报道曾引发社会关注,之后不仅个案得到解决,还推动政策优化,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这篇报道来自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联播节目《民生一网通》中的线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汪宁介绍,“在前期实地采访后,我们在《990早新闻》中播发录音报道并配发评论,形成合力解决市民急难愁盼”。

民之关切,我之责任。解放日报民声版开设“人民建议”“解放监督”“上观话题”等栏目,通过走访调查,反映群众的建议和呼声;文汇报在“蹲点调研记”中播发《三问“夜门诊”:看哪些病?谁来看病?怎么看病?》,对话有关部门,推动问题解决;新民晚报用好《上海民声——人民建议征集专刊》、“新民帮侬忙”等平台,展现群众建言、政府纳谏的良性互动。

“沉下去”的调查研究中,还体现出上海媒体的宏大视角与家国情怀。

2022年底,澎湃新闻推出题为《极值之下》的新闻作品,通过特稿、摄影、纪录片、可视化互动等方式,将“气候变化”与个人发展紧密相连。澎湃新闻特别报道部总监黄芳说,团队先后探访江西鄱阳湖、回访重庆山林现场、直击上海长江口咸潮侵袭,从目击者口中探究极端灾害与气候变化关系,将专业话题变得可知可感,实现接地气与有深度相统一。

第一财经杂志记者围绕区域发展话题,深入湖南浏阳、宁夏贺兰、安徽六安、湖南岳阳、重庆垫江、广东揭阳等近10地采访调研,从产业、消费、教育、医疗等角度,对中国县城发展做出全景化解读。其中仅《在城市中“流动”的儿童》一文背后,就有20万字采访笔记,成稿引发社会思考。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打动读者的新闻来自于脚下的泥、眼中的光,上海新闻队伍在践行“四力”中得到淬炼。

坚持守正创新,加快融合发展

“秋秋说的是老百姓想说的话”,这是粉丝给新民晚报记者晏秋秋个人视频号的留言。作为一名从业20多年的文字记者,如今却因为在视频号上拉家常式的时事评点而“出圈”。

文字记者“变身”为视频主播,是上海新闻界守正创新的缩影。面对传播手段日新月异,上海媒体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积极拥抱全媒体时代——“移动优先”成为共识、“用户意识”深入人心、“爆款产品”屡屡刷屏,一个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升的主流媒体矩阵在成长壮大,写下媒体融合发展的上海答卷。

2020年11月,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推出国内首位实时互动虚拟新闻主播“申䒕雅”。今年元旦起在东方卫视开设由其主播、国内首档全虚拟全平台的新节目《早安元宇宙》,借此深耕跨次元传播赛道,与年轻观众建立深层链接。第一财经2020年推出首个平台化产品“一财号”,邀请汇聚中国经济界大咖入驻,共同承担传递专业、理性声音的责任。

去年初,上海报业集团推出“融媒轻骑兵”项目,助力文字记者转型为“提笔能写、对镜能讲、举机能拍”的全能记者。50名“轻骑兵”首战去年上海两会,数日发布短视频426条,总浏览量8292万次。如今,“融媒工作室”项目也正进行中,越来越多融媒团队得到赋能,越来越多小而美产品成为爆款。

与此同时,媒体融合转型也迎来更多参与者。上海16个区组建融媒体中心,关注区内大事、聚焦社会民生、宣传城市温度。“成立区级融媒体中心大大增强基层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和身份认同,有力提升基层新闻人的采编能力与工作热情。”杨浦区融媒体中心主任王旭辉相信,这支队伍会成为上海新闻战线的重要力量。

上海市区两级媒体的融媒转型,打通了媒体融合、基层宣传、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各区融媒体中心发挥“媒体+政务+服务+商务”功能定位,不断提升服务民生的能级。市区两级协力、网上网下“同心”,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新闻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市委书记陈吉宁同志寄语上海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人民情怀,坚持守正创新、认真践行“四力”,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以更多好报道、好作品展现上海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的新作为、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的新成效、在实现高效能治理上的新图景。展望未来,上海广大新闻工作者满怀光荣与梦想、肩负使命与责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意气风发矢志前行,绝不辜负伟大时代、不辜负人民期待。

(原标题为:《心怀国之大者 坚守媒体担当——写在上海市记协第八届会员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之际》)

24快报
JSON抓取失败